2011年6月24日星期五

MM 七月去台灣 Melody Makers are going to Taiwan in July!

我們很高興地宣布:MM 七月會去台灣!我們其中一個人聲樂團會跟當地的海鷗‧K人聲樂團在七月三十日於A House表演!詳情可瀏覽A House網站:http://ahousetaipei.pixnet.net/blog/post/63992143

其實這次台灣之旅還別具意義喔。詳情稍後公布!

We are very happy to announce that one of our Vocal Bands is heading to Taiwan in July! We are going to have a "double feature" with Seagull-K Vocal Band on 30 July in A House, which is the first "a cappella Live House Cafe in Taiwan". Please visit A House's website for more details (Chinese only): http://ahousetaipei.pixnet.net/blog/post/63992143

Besides, we have another special performance in this trip. Stay tuned for more details!

2011年6月12日星期日

很久不見! Hello again!

大家好, 很久不見! 有沒有掛念我們呢? 無伴奏合唱節之後, 我們還是在努力練習, 為了預備夏天月份的表演. 現在有不同的新組合, 將會在七月和八月跟大家見面!

其中一個大型表演將會在八月舉行, 我們將跟Die Konzertisten合唱團演出巴赫的一首巨作, 詳情將於稍後公佈.

現在先送上之前在2010香港藝術發展獎頒獎典禮的片段, 稍後再會!

Hello everyone! Have you missed us? We have been busy rehearsing for upcoming summer performances. We'll be presenting you with new groups in July and August!

We will also be joining forces with Die Konzertisten to bring you one of JS Bach's masterpieces this August. Stay tuned for more details.

Here is a relatively recent clip of HKMM at the 2010 Hong Kong Arts Development Awards ceremony, where HKFYG received a Gold Award for Arts Education (Non-school Division)

See you soon!

2011年5月18日星期三

只怕有心人—— 與趙伯承談無伴奏合唱

信報財經新聞
P44 | 文化演藝 | Interview | By 洪思行

2011-05-18

只怕有心人——與趙伯承談無伴奏合唱

4 月30 日,身形瘦削的趙伯承在全院滿座的香港大會堂劇院向台下觀眾道謝,宣布是晚的無伴奏音樂會《時光坶》圓滿結束,旋即得到觀眾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該晚表演的結束,不單意味無伴奏合唱組合香港旋律完成了一個全新製作,同時標誌為期一個月的香港2011 國際無伴奏合唱節正式落幕。

身為一個無伴奏合唱(a cappella)表演者,我樂見香港有如此大型的無伴奏合唱節,給香港人多些機會接觸這種音樂,亦慶幸香港能有如趙伯承這般的音樂家,為推廣無伴奏音樂而努力不懈。

無伴奏的合唱節

音樂會過後,我與趙伯承暢談今年的合唱節。傾談之下,我方知原來早於香港青年協會舉辦無伴奏合唱節前,香港政府已經在舉辦無伴奏合唱系列,邀請本地和外國的團隊表演,但這個系列只辦了三屆便在2009 年停辦。同期,青年協會在200 5 年成立香港旋律,初時它不是表演無伴奏音樂,但在發展過程中慢慢轉變為無伴奏合唱組合。經過多年的活動,青年協會遂於2010 年舉辦了第一屆國際無伴奏合唱節,正好「承辦」了政府的無伴奏合唱系列。

談到今年的合唱節,雖然節目內容與去年的相差無幾:一場開幕音樂會、一場頂尖外國組合的音樂會、一場戶外免費演出、一場香港旋律的音樂會及幾個大師班,但趙伯承表示他們把今屆主題定為教育: 「我們較往年注重以中學生為主的節目,包括邀請外隊到學校演出、舉辦中學生無伴奏合唱導賞和製作導賞團,而開幕音樂會也主動邀請各校學生來欣賞。」對於剛結束的合唱節,趙伯承認為今屆「辦得很好,運作暢順」。這是因為他們汲取了上年的經驗,令今年的籌劃工作更臻完善。

「舉例說,接觸外國團隊時要了解他們的文化和做事方式。日本人不懂英文,要找個懂日文的人協助;歐洲人比較自我,問他們十條問題,不要期望他們會回答所有問題;美國人最好,最能配合我們。」

推廣工作如行蜀道

放眼將來,趙伯承希望合唱節能成為一個self-finance 的活動。畢竟過分依賴贊助並不可靠,絕非長遠之計。他期望透過在活動分配、節目安排的細節上不停地改善,從而達到這個目標。

我欣賞過兩屆合唱節,甚至獲邀參與表演,認為合唱節對本港無伴奏合唱的發展有正面的作用,特別是邀請外隊來港獻技,是我們向世界一流團隊借鏡學習的機會。例如今年訪港的Swingle Singers,他們無論是歌唱、編曲和使用米高風的技巧,以至歌曲排序、台風和台上走位的設計均令人大開眼界。至於集眾多本地組合的露天音樂會,則是一個互相認識、交流和建立友誼的平台。

不過,要推動一種音樂類型的發展,又豈能單靠一個一年一度的合唱節?目前活躍於本港的無伴奏合唱組合大概有十餘隊。雖然在香港不乏表演機會,但大多數都只是在婚禮中、商場裏或偶爾在一些機構舉辦的節目中演出。

反觀外國的組合,除了有屬於自己的音樂會,也常有到外地演出的機會(Swin gle Singers在4 月中便到過四個國家共九處地方表演)。而且在多支本地組合中,只有Metro 才是專業組合,其他都只是業餘的,部分更屬玩票性質,以致水準不佳,難言是一線的組合,這點正是窒礙無伴奏合唱發展的「結構性問題」。

要發展無伴奏合唱,首先須有專業的表演團隊,提供高水準的表演,並有穩定的演出機會,方可吸引觀眾,引起他們的興趣。可惜,基於香港的生活文化,要讓本地業餘組合專業化,發展成全職演唱的團隊,甚至擁有經理人、音響師和(不參與演出的)藝術總監的難度奇高。

「舉例說,」趙伯承解釋「在瑞典,很多人都有合唱的經驗,歌唱文化濃厚。

長期受這種氣氛耳濡目染下,很多當地人願意投身演唱行業,因而發展出許多優秀的表演組合,Real Group 便是一例。」

自古成功在嘗試

至於香港,藝術文化氣氛遠不及外國,除了從事流行音樂、電影這些流行文化事業外,其他的都是難以「搵食」,更不消說要賺大錢。就算是藝術性較高,知名度較大,又有相當數量的捧場客的表演團如香港管弦樂團,也是依靠政府資助來維持,足見從事這行業的冒險性。在欠缺經濟誘因下,香港縱有唱無伴奏音樂的人才,也少有人投身於這個「餐搵餐食餐餐清」的事業。難怪趙伯承笑言要在香港找願意投放大量時間和精力在無伴奏合唱上的人,除他之外難找到第二人。

儘管推動無伴奏合唱之道崎嶇難行,卻非無路可走,箇中關鍵,在乎「試」。

我曾在一些school function 中表演,發覺他們很歡迎無伴奏合唱,反應熱烈。我又欣賞過合唱節的開幕音樂會,當晚學生們情緒高漲,全場「high 爆」。因此我認為可試從學生入手,向他們推廣無伴奏合唱,培養觀眾來支持表演,也期望能促使他們在將來成為無伴奏合唱表演者。再者,由於新高中課程加入了「其他學習經驗」,只要有詳細的計劃,相信老師會很樂意配合,讓計劃事半功倍。

除了培養觀眾外,也須要提升表演者的水準,以高質素的表演來吸引別人。對此,趙伯承認為要看組員之間能否產生化學作用,以及當中是否有人能提出一些cr itical comment,此外亦須有機構為表演者提供正規訓練。可是現時只有演藝學院提供入門課程,給初階者學習,卻沒有進階課程,讓有經驗的表演者「掌握進步」。

事實上,經過多年的努力和嘗試,無伴奏合唱的發展已略有所成。趙伯承說:「從前的組合不多,而且能知道這個是由某人成立,那個的組員是出身自某大學。但現在是無從得知新組合的來歷,證明過往的嘗試是有用的,令這個圈子大了。

」畢竟,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作者為無伴奏合唱組合CM Singers 和Zense 的成員洪思行

2011年5月1日星期日

下年再會! See you next year!

香港2011國際無伴奏合唱節終於完滿結束, 多謝大家對我們所有活動的支持! 現在送上今年合唱節的照片, 希望為大家留下美好的回憶. 下年再會!
The Hong Kong 2011 International a cappella Festival has finally concluded! A big thank you to everyone who showed up to support the events. Here are some photo collages of the events, hope they bring you good memories!


March 26: 2011國際無伴奏音樂盛典 2011 International a cappella Extravaganza


April 1: The Swingle Singers (2011無伴奏合唱大師系列 2011 a cappella Master Series)


April 9: 2010 無伴奏露天音樂會 2010 Alfresco a cappella


April 30: 2011無伴奏.新感受《時光䟇》2011 a cappella NEW in Town

下年再會! See you next year!

2011年4月28日星期四

贏獎! Award!



恭喜香港青年協會昨晚在2010香港藝術發展獎頒獎典禮中獲得藝術教育獎(非學校組)金獎! 這個獎項是對青協及我們推動無伴奏合唱音樂工作的一個鼓勵! 昨晚HKMM也有在場表演!
http://www.artaward.hk/articles/index/6/5



Congratulations to our parent organization, 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Youth Groups, for receiving a Gold Award for Arts Education (Non-School Division) at the Hong Kong Arts Development Awards 2010 last night! This award recognizes the HKFYG’s work in promoting a cappella music in Hong Kong. HKMM was there to perform last night as well!
http://www.artaward.hk/articles/index/6/5

2011年4月25日星期一

搜神記




有一天,
一個大男孩 Keith 痛苦地回味 "當初膚淺 得你恩寵似升仙 天有眼..."
旁邊一小女子 Sharon 聽到了, 苦笑地和應 "良夜美景沒原因出了軌 來讓我知一切皆可放低...";
突然, 另一大男孩 Ernest 在遠處悲痛地呻吟 "記住我亦有自己見地! 亦能自創我的搜神記!"
小女子 Sharon 看到了遠處的他, 淡然一笑, 輕輕的安慰 "真高興給你愛護過 根本你不欠我甚麽."

一首簡單的 medley, 竟然能繪畫出這麼悽美的情節.

我唱完後, 也不自覺地濕透了眼眶.

儘管, 我只是負責人聲敲擊.

-Sam

2011年4月15日星期五

兩星期就四三零 Two weeks until 430


兩星期後的4月30日就到我們的音樂會 <時光䟇>了! 我們現在都很期待又興奮啊! 除了因為全場爆滿以外,也因為這將標誌著我們的另一突破 – 從選曲到編曲,從走位到排舞,還有影片、服裝、燈光等等,都是特意為了這次演出而預備的,跟我們往常準備演出的習慣截然不同呢!!
Two weeks left until our sold-out show on April 30, 時光䟇! We are very excited about this show because it represents another breakthough for us – everything has been specifically tailored for this show, from song selection to arrangement, staging, dance, video, costume, lighting, and much much more…


最近我們都在努力排練,希望當晚能帶給你們一個超讚的音樂會! 4月30日見!
We have been working very hard during rehearsals to bring a good show to you all! See you soon!